2008年9月23日 星期二

筆記兼雜感 3-邱銘心9/21

邱銘心老師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(學習素材設計與製作)

Topic:

  • Getting to know you & me
  • Course syllabus
  •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echnology
  • What is instructional design?
  • ADDIE Preview

Reading:


  • Gagne, R.Wager, W., Golas, K., & Keller, J.(2004)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. Belmont, California:Wadsworth Publishing
  • 中譯本:學習導向的教學設計原理(2007年出版)

講義: Week1



Notes:

1.ADDIE Preiew & Review

  • Analysis
  • Design
  • Development
  • Implementation
  • Evaluation

「ADDIE模式」

是為一種教學內容設計步驟採用教學系統化設計模式(Instruction System Design,ISD)

1.分析(Analysis)、:分析工作項目主要有學習者、學習環境、現有資源、媒體、目標和內容架構分析。

  • (1)學習者分析:先備知識與技能、目標技能、部門、專業背景、教育程度、年齡、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態度、使用電腦的技能、教學內容分析、使用工具分析、學習環境分析。
  • (2)學習環境分析:實施教學活動的場所,像是電腦教室、戶外、家中。另外像是多媒體配備、頻寛、電腦…等硬體配備,教材內容、教學目標…等內容架構分析,都在第一個步驟做一個評估整理。

2.設計(Design):設計階段的工作項目有教材架構設計、互動、風格與介面設計。再次確認於分析階段所訂的目標方向、教材架構。

3.發展(Development):著手系統的製作,以不同的角度做測試。

4.實施(Implementation):計畫以初步小規模的執行環境。

5.評鑑(Evaluation):針對學習效果以及技術層面的,分別請使用者與專家評鑑,意見經由歸結整理後可以做為修正補強的依據。

2.館員為何要學設計

碎碎念:


延伸閱讀: http://www.learning-theories.com/addie-model.html


分組 10/5
1.課本:導讀
Chap.1,2,3


2.一本書的分享:關於圖書館或資訊學有關的書

3.小組分組(本組 6人)

小組名稱 :GILIS學習狂想曲
鄭美珍097153103
江政哲097153111
曾嬿容097153112
劉慈心097153116
劉惠珍097153114
王憲章097153121

11/2 ?
小組討論
題目:
架構與呈現方式: 平台(布落格?)/媒體平台/媒體製作教材/ 內容
未來方向性:
對象:
小組成員背景興趣


10/19,12/14
個人報告 2篇文章,
與數位課程設計學習素材設計有關的文章,
要附摘要,心得不超過五頁,檢附原文章(不限中英文paper)

11/30
評估一個教學網站
小組討論 網站確定
小組(評鑑與結果)

1/11
期末報告
結果呈現(成品)

筆記兼雜感 2-張迺貞9/20

張迺貞老師


Topic:
Reading:
  • 陳和琴、江琇瑛等,資訊組織,台北 : 空中大學,民92年。
  • Taylor, Arlene. 2004. The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. 2nd ed., Westport, Conn.: Libraries Unlimited.


講義: 資訊組織發展綜論: 過去、現在與未來
碎碎念:
Notes:
分組:10/4 亦秀:METs


延伸閱讀:

很多...

2008年9月21日 星期日

筆記兼雜感1-卜小蝶

[上課筆記9/20-9/21]

卜小蝶老師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(圖書資訊學研究)

Topic:Evolution of library & information science "
Reading:Saracevic, T.(1999). Information Science. JASIS, 50(12), 1051-1063
講義:09/20/2008 -- 圖書資訊學概觀

指定閱讀:http://www.asiaa.sinica.edu.tw/~ccchiang/GILIS/LIS/LIS.html
11篇報告


Notes:

1.中外圖資的演進過程,從傳統到近代趨勢,圖資本身就是屬於變動性科學,學科領域談及範圍極其寬廣,就連學科正名也幾經更迭。
◎目錄學->文獻學->科學資訊->資訊檢索->資訊科學->資訊學
◎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爭論
◎ADI->ASIS->ASIST->ISIST?
◎JASIS->JASIST

2.座佑銘:
◎信心、信心、信心 規劃、規劃、規劃
◎態度操之在己,機會操之在人,能力可以培養。

3.學問.學門.學科的區別
◎王祟德先生
◎現代學科的發展動力強調專業深度的各科學問(學問5大類)
◎圖資領域的理論基礎為何?(3R?5L?)各國取向及著力點皆不同,歐洲(俄)偏向數學理論,像計量學書目計量等;大陸則偏向管理。
◎成為學科條件:理論基礎、學術社群、工作職場、社會價值?

4.圖資為何?就社會價值論(圖資是IT社工員?)
◎弱勢功能取向:教育.資訊素養教育目的在於減少資訊數位的落差/gap
◎強勢功能取向:焦慮症、偏食症的發生(資訊的社會問題,現象的發生也可能在有錢人身上)

5.創新思維的重要性


指定閱讀:

碎碎念:
師大在職班第一天上課,小蝶老師的"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(圖書資訊學研究) "的課,連大鋼都是英文,還邀請到兩位外籍老師(Peter Warning & James Henri)共同授課,壓力著實不小,似乎英文這語言根本都逃不掉,年紀大了,真的記憶力超差的,光是上課要reading的paper就記不住,更何況是要作分組報告,交作業的時間。看著自己零碎的筆記,真不知自己在記什麼?
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