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迺貞老師
Topic: 資訊組織的互通性
Reading:unit4-5(http://140.122.104.1/ncchang/doc/readinglist.htm)
講義:5組分報告,XML、SGML、Metadata的基本與類型、Meta Crossworks、METS
Notes:
- 1. RDF之精典作必看(Eric Miller)An Introduction to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
http://www.dlib.org/dlib/may98/miller/05miller.html - 2. XML原有的DTD(文字性)已不合時代需求,為符合多媒體的Meta需求,而發展出各式樣的schema產出物,注意schema制式代碼表;另外要善加利用現有工具來作編碼(例:Spie?)。
- 3. W3C的Technical Reports之下 W3C Publications的成型之路是頗為艱辛,最後成為Recommendations需時3年之後,不過要成為全世界標準技術勢必要有嚴僅的結構,而且為大家所共同認可。
Technical Reports FAQ -->About W3C Technical Reports-->Group Notes -->Working Drafts-->Candidate Recommendations -->Proposed Edited Recommendations -->Proposed Recommendations -->Recommendations - 4.亦秀報告的METS,似為歐洲所推行流行趨勢,而且為大型數位計畫所採行的,目前國內尚未起步,如要採行可能是由數位典藏計畫起始吧!
- 5.老師推薦Getty這個美麗之地
http://www.getty.edu/
http://www.getty.edu/visit/
碎碎念:
對於5組分報告,XML、SGML、Metadata的基本與類型、Meta Crossworks(對映表?)、METS,又重新再度對以前學習的零星記憶重新組裝認識。老師在同學報告後總會補充說明一些歐洲發展metadata的趨勢,及要去注意一些官網發表的Standard及趨勢,像METS 、W3C、還有???忘光了!
[備忘]要記得跟同學要報告檔來建my Ontology資料庫的實驗
延伸閱讀:
W3C http://www.w3.org/
METS官網 http://www.loc.gov/standards/mets/
很多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